做产品的人普遍都有一个梦想,那就是渴望哪天从自己手中走出一只独角兽。这个梦想引领着大批优秀的产品人在自己的领域里深入钻研、打磨产品,最终造就了一个又一个让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;也正是这个梦想,蒙蔽了许多人的双眼,让他们奋不顾身、粉身碎骨。个中差异,说到底就是没有好好的做市场分析造成的。
大量的经验告诉我们,市场分析是验证想法的有效途径之一。因而本文的立意是想站在前人的肩膀上,梳理一下整个市场分析的过程,提出一些见解,但愿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帮助。
一、市场
百度百科上对市场有个比较含糊的定义:市场是各方参与交换的多种系统,机构,程序,法律强化和基础设施之一。
这里的“各方”可以划分为两大阵营,其中一边是由买家及其需求组成的,另外一边则是由卖家及其生产的产品组成。
这两大阵营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,他们的规模对市场的状况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。
确定了市场的概念后,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市场的两大组成部分进行合理的分析。
第一步的工作是摸清市场中四大因素(买家、买家的需求、卖家、卖家的产品)的规模及其发展方向,以便为接下来的市场分析提供事实依据。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资料的采集、过滤和整理,而且要尽可能的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。当然不差钱的也可以去购买官方的报告文档。
等资料收集齐备之后,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市场的分析了。一般我会从三个维度去入手:市场所处的阶段、市场的细分情况、市场的供求关系。
假若目标市场进入的价值非常高,那么我们就可以来分析一下其对应的行业,从宏观的视角看看该行业的环境和竞争态势。
行业的定义相对市场来说是比较清晰的,指一组提供同类相互密切替代商品或服务的公司,通常由一群生产替代品的卖家和他们的产品组成,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市场当中的一大阵营。这个阵营里包含了企业的竞争对手、潜在进入者,也涉及到供应商。
行业之于企业来说,就像是水之于游鱼。当下我们对行业的分析,很可能会影响到未来企业生存空间的大小,因而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务必严谨、实事求是。
一个行业好不好,主要看两点。一是外部因素对该行业的影响是否正面,二是该行业内部的结构是否合理。前者说的是行业环境,后者指的是竞争态势。
至此,我们对市场、行业的宏观分析已经告一段落。而你也充分了解市场的价值、行业的前景和行业的竞争态势,那么这个市场、行业到底适不适合自己?先不要着急回答这个问题,我们先来分析分析自身的情况。
首先,我们要找到当下所处的位置、所充当的角色。
如果你还未入行,那么恭喜你,因为你发现了一个新大陆。这时候你得站在新进入者的角度上去思考、去和行业内的佼佼者比较、主动的发掘购买者的潜在需求;如果你已在局中,那么也恭喜你,因为你选对了市场和行业。这时候你得学会去分析竞争对手,找到并发扬自己的优势、填补自身的劣势。
以人为镜,可明得失。如果企业也和人一样,那么了解企业状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分析竞争对手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竞品分析。这一步的目的有两个,一是了解行业中的能力全景,尽可能做到知己知彼;二是回归企业自身,思考和定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
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可以把行业中企业的能力划分为不同的层次:
基础能力是指那些必不可少的要素,是企业能否在行业内生存的基本条件;加分能力是指那些充分但不必要的条件,例如漂亮的食品包装能提升购买者的消费体验,但是漂亮的包装本身并不是食品的必要条件;独有能力则是那些竞争对手不可替代、无法复制的能力,例如专利。
有了上面这些信息之后,我们就可以开始分析企业的优势(Strengths)和劣势(Weaknesses)。
一个企业的优势通常体现于两点。一是,你有的,别人没有;二是,别人也有的,你的更优。前者可以用独有能力和加分能力的数量来衡量,这两种能力越多,优势越大;后者可以通过对比分析法得出,得分越高的,优势越大。
劣势亦然。别人有的,你没有,是劣势;都有的,你不优,是劣势。假如你发现,自己除了基础能力之外,一无所有。那么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,你的企业很快就会被行业所淘汰。
值得一提的是,企业的独有能力,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核心竞争力,也是企业能够在行业中扎根下来的重要原因。
声明:文章及图片来自网络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,仅供学习参考之用;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立即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
关于品牌设计、企业应用、制作执行方面有什么疑问都可以和我们聊聊~
您可以通过以下的留言板把您的需求简单描述发送我们的邮箱。
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,提供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!非常期待您的留言,更期待与您相见!
品牌提升热线
地址:地址:宁波市高新区翔云北路199号深蓝大厦303
商务咨询:王旭芳 135 6600 9709
电话:0574-81877818
商务咨询:汪清华 133 7688 7356
邮箱:2117655989@qq.com
Q Q:Q:2117655989
版权所有 宁波斯创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浙ICP备2021012789号 工信部电管函[2013]143号
《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编号:B1-20140197 高新技术企业 编号:201831000841 科技型中小企业 编号:201931011508001704 公安备案号:31010102002108